profile

家齊心理師的電子報

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靠山


這不只是雞湯,因為...

靠山,是我們走下去的力量

嗨,Reader

突然想問你——在你需要時,誰是你的靠山?

做自己的靠山

成長的路上,我們從依賴父母、長輩、朋友,到發現他們無法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。父母不懂我們的需求,長輩給不了人生的指引,朋友只能說「加油」,卻無法陪伴走過低潮。

最後,我們才意識到——只有自己,才能成為自己的靠山。

但這並不容易,因為沒人教我們該怎麼做。

這篇文章發表在人間福報(原文點我),分享如何在成長的路上,成為自己(與別人)的靠山。

▋以下,文章開始

最近,一位即將大學畢業的男孩來找我諮商,談起對未來的焦慮。他說,他恨透了別人總是輕描淡寫地安慰他:「你想太多了啦。」「反正隨便找一家公司上班/找一個人結婚就好啦。」

男孩告訴我,畢業典禮那天,他沒有參加。「那與其說是成年禮,更像是一場喪禮。」他說,大人們彷彿在宣布:「你長大了,可以自力更生了……那我就不管你了。

不被管的自由,真的讓人快樂嗎?他說,更多的是不安。因為很多事都還不會。他不知道怎麼找工作,甚至不知道垃圾車幾點會來。畢業那天,他感覺像是被社會遺棄了。

他的話讓我想起前年的一次車禍。當時,我被撞倒在路口,送進急診室,隨後經歷警察調查、醫護詢問以及與保險員交涉的過程。每一步都讓我困惑,因為沒有人教過我該怎麼處理。當被問到「是否要和解?」「需要縫傷口嗎?」或「要求多少賠償?」時,我的內心只有一個聲音:「我不會!

或許正因如此,我們這一代承受的焦慮和心理壓力,常被人誤解為「矯情」。但事實上,這不是矯情,而是因為我們在做出重大決定時,少了可以商量的靠山。

當我們缺乏靠山,許多隨之而生的負面情緒,其實是因為啟動了求生本能:焦慮,是害怕做錯決定;憂鬱,是怎麼努力都無能為力;至於暴怒、暴食或報復性消費,則是試圖活下去的本能衝動,但因缺乏經驗或支持,往往成了無效的嘗試。

▋什麼是靠山?

「那麼,該怎麼辦呢?」男孩問我。

「你來諮商時,我會試著當你的靠山。」我說,「但更重要的是,當你回到生活中,請練習當自己的靠山。」

長大後,需要做決策的事情變多了,支撐我們的力量卻變少了。比起小時候,可以依賴大人的幫忙來解決問題。成年後的我們,需要獨自承擔做選擇的後果。這正是為什麼愈長大,反而愈需要靠山。

所謂的靠山,不是激勵你再跑十公里的熱血教頭,也不是強迫你沒有一百分就不可以休息的嚴厲導師。靠山,是當外面的世界變化太快、挑戰太大,讓你覺得自己快要垮掉、自信就要崩解時,撐住你的那張安全網。

▋靠山有兩種

我和男孩列了一張清單,寫下我們會需要哪些靠山:

▌現實的靠山

‧ 穩定的財務:不一定賺大錢,但要有至少一年的緊急預備金。

‧ 身心的健康:最容易觀察的指標,就是「最近能否睡得好」。

‧ 支持的關係:請珍惜以下三種朋友

——會對你講真話的、願意手把手教你的、能夠分享真心話的。

▌內心的靠山

‧ 自我價值:無論是否達成目標,我是夠好的。

‧ 自信:遇到不會的事物,我能夠試著學會它。

‧ 配得感:我願意相信,我已值得擁有好東西。


如果你對未來感到不安,不妨花些時間,寫下自己的「靠山清單」。它未必保證你能一帆風順,但能陪伴你在暴風雨中穩住方向,勇敢前行。

做別人的靠山

我熱愛教學,因為曾遇過影響我一生的好老師。他們讓我明白:好的學習經驗,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。最近,在教與學的角色切換中,我對這點有了更深的體會,並寫成文章分享(點我閱讀)。

如果你也想學習、成長,這裡有幾場即將舉辦的活動,歡迎加入:

📌 免費線上講座|都過去了?談童年逆境如何影響親密關係 @城男舊事心驛站 Men's Talk

這是我私心很喜歡的合作單位。因為他們專攻男性心理議題,而且每年都會想出新的題目要我講(十分激發我的創造力!)

3/8(六)10:00-12;00的演講,目前已經有超過150人報名了。這場我還會談一個很特別,也很少人提到的議題:「男性」的童年逆境經驗,如何影響他們的親密關係。

免費報名:https://reurl.cc/74qyrQ

📌 小班制讀書會|多巴胺讀書會 @遊牧計畫(僅需場地費)

如果你看過我在臉書寫的文章「高潮過後的崩潰:為什麼快樂總讓人痛苦?」(連結點我)。這場讀書會,就是那篇文章的延伸大補丸!

當天會談到:
1. 《多巴胺國度》、《慾望分子多巴胺》(兩本書)
2. Andrew Huberman 的 Podcast(包含文章沒寫到的多巴胺法則)
3. 特別驚喜:當天我也會談一談,我是如何運用「系統」來維持穩定的多巴胺(有動力,且不墜落!)

時間:3/12(三)晚上19:00-21:00
地點:遊牧計畫(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二段219號)
形式:實體小聚會(最多10人)
費用:每人 300 元(原價500元,這次僅收場地費)

報名方式:直接回信給我!我會再提供你進一步的報名資訊。

📌 經典復刻|人際地位工作坊 @遊牧計畫

「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?」

💬 開會時你的意見被忽視,但某人隨口一說,大家卻點頭?
💬 努力付出,卻總是被忽略,功勞還被搶走?
💬 在親密關係中總是讓步,還被嫌「不夠坦率」?

其實,這不是你的能力問題,而是「人際地位」在影響你。

話不多說,有興趣的朋友請直接參考(連結點我

👉 名額有限,歡迎把握!

嘿,回信給我吧!

我喜歡寫信,也喜歡收信。如果你看了我的信,有了任何感想、疑問與回饋,歡迎你直接回信給我。

家齊心理師的電子報

#心理學 #人際關係 #溝通分析 #愛情心理學

Share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