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試試這 5+1 個選擇 TA心理學:我們至少還有五種選擇 ↓ 嗨,Reader: 這兩個禮拜來了很多新朋友,歡迎你們! 如果你是這兩個禮拜,因為「系統思考」或「多巴胺」來訂閱的朋友。 我幫你準備了那兩封錯過可惜的電子報: 系統思考:為什麼設定新年目標,不一定是好事?(連結點我) 多巴胺:你的慾望不是你的慾望(連結點我) 許多朋友對多巴胺這個主題很有興趣—— 如果你也是,記得看到最後! 今天,我們來談談「選擇」。 很多人會抱怨:「我的人生困住了……我沒有選擇。」 像是: 老闆不給我加薪,但我又無法離職,我別無選擇。 家人說話很難聽,但我需要住家裡,我別無選擇。 真的如此嗎? 其實,從溝通分析心理學(TA)的角度來看,我們至少還有五種選擇。 5+1 個自我狀態:你比自己想的更有選擇 請先看看這張圖: 溝通分析理論認為,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五種基本的自我狀態。如果你看過皮克斯的《腦筋急轉彎》,這些狀態就像是主角萊莉腦中的情緒小人。在不同情境下,它們會輪流掌控我們的行為與思考。 不過,TA 理論不是依照情緒來分類,而是按照「功能」將這些狀態歸為三大類: 父母狀態(P) 成人狀態(A)...
這(應該)不是打臉文...... 當你「目標成癮」時,系統是解藥 ↓ 嗨,Reader: 向大家拜個早年!新春愉快,願你像蛇一樣蛻變新生。今天的文章,要應景地聊一聊:為什麼勤於設定新年目標,不見得是好事?這主題不小。前導文「千萬別對目標成癮:那讓你短視近利,又難以持續」我發在臉書(連結點我),歡迎先行前往閱讀。如果你還算習慣我在電子報的寫作風格,也可以直接看下去。 系統 VS. 目標 其實,這系列的文章始於我最近的疑問:「一直都聽到別人說要建立系統。像是寫作要有寫作系統,理財要有理財系統,就連去健身房運動的課表,最好也要系統化......」「他們口中的『系統』,具體來說到底是什麼東西?」 為了解決這個疑問,我找到三本書。 動機強化全書 The Little Black Book of Workout Motivation 萬維鋼的《佛畏系統》 人生勝利聖經 Tools of Titans 我運氣很好。第一本動機強化全書,是我在圖書館的未上架書車挖到的。當時看這書名,也沒想到會跟系統有關。結果我隨手一翻就看到第 6 章,「系統化:聰明實現你的目標」。...
2025的第一天,我面臨了抉擇 呼吸。只要呼吸就能夠繼續 ↓ 嗨,Reader: 新年快樂!我從九天八夜的自行車環島,順利回到台北了。回想這一路上,就像是神話學家約瑟夫·坎伯 (Joseph Campbell)所說的英雄之旅。 為什麼會這樣?我在這封信,慢慢和你聊聊...... 先從2025年的第一天說起 還記得2025的第一天,你在做些什麼嗎?那天中午,在屏東的海豚灣,我第一次閃過「放棄」的念頭。 前一天跨年,從嘉義騎到高雄的122公里,我幾乎沒有記憶了。從12/31下午開始就不舒服的我,疑似得了腸胃型感冒。我幾乎是邊打嗝,邊聽著腸胃的攪動,與大腿肌肉的哀號,騎到了高雄。 一到了高雄駁二的旅館,我就感覺身體沉重得要命。聽著外面跨年的喧鬧,酒吧的節奏,以及煙火。我只有一個念頭:睡覺。 那讓我想起小時候,遇到不順利的事情,就會跑到床上、閉上眼睛,趕快讓自己睡著。彷彿只要睡過了那一晚,那些難受,就會自然散去。 然而,迷迷糊糊跨一個年的我,並沒有成為全新的人。光是踩上自行車的踏板,我就覺得全身沒力。如果前一天肌肉是在哀號,今天顯然就是尖叫了。...